正念、鼓勵課程.png

你是不是常對自己說--「加油」、「再堅持一下」?這些鼓勵的話語似乎在給我們力量。然而,當這些話語成為一種無意識的反應,而不是基於自我感受的真實需求時,它們可能變成了一種「自我折磨」。我最近參加了一場止語靜心課程,深刻意識到自己過往對「鼓勵」的誤解。今天,我想分享這段經驗,並分享三個我在正念練習中學習到的事情,希望大家一起學會好好照顧自己。


1. 放慢腳步,專注當下

止語靜心課程的重點是:不說話、不滑手機、不與外界互動,只專注在當下,跟隨著老師的指導,進行冥想、伸展和正念行走。

在平常生活中,我們的腦袋總是被各種任務、目標和突如其來的挑戰塞滿。我們經常一邊思考,一邊做出即時反應,無法專注於當下。但在這樣的靜心環境裡,我們可以暫時擺脫這些壓力,將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以及身體的每一個動作與呼吸上。

麥卡老師時刻提醒我們:「覺察當下的自己,覺察當下的念頭,照顧好自己的感受。」這句話回到日常生活中後,還是時常記在我心裡,每次感到緊繃或焦慮時,盡量不是先急著反應與處理,而是先好好感覺自己的狀態。


2. 先別急著「鼓勵」:先關心自己

在靜心的伸展練習中,我聽到一位課堂夥伴分享了這句話:「我們有時候用鼓勵的方式在自我折磨。」這句話讓我全身瞬間緊了一下,因為他精確地說中了我的狀況......

我回想起過去,當我面臨工作壓力、各種狀況或是身體疲憊時,我總是下意識地對自己說:「再一下就好」、「加油,你可以的」、「沒事的」。這些話表面上像是在鼓勵我,但其實忽略了一個關鍵的步驟——先關心自己。當我們在不斷推進自己的極限時,這些鼓勵縱使很好,但倘若只是一股腦的幫自己打氣,卻忽略自己目前的狀況與感受,久了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如同開車不能總是催油門,也要視路況、車子剩多少油、車子年紀與零件狀況而定,適當的讓車休息、進場保養,一股腦的喊再衝一下,卻不管油剩多少,是多危險的一件事?

先關心自己後,再來看要衝多遠,也不遲啊!


3. 學會自我慈悲,放下完美

以前,我總是追求「再多努力一點」,而現在,我正在學習在每次感受到壓力或疲憊時,先停下來關心自己:我真現在還好嗎?我現在的狀態還可以繼續嗎?或是需要先做點什麼?

請不要過度要求自己,而是學會用溫柔的態度對待自己每次疲憊與情緒波動。誠如麥卡老師在課程中時刻的提醒:「凡事以照顧好自己為第一原則。」

學會感謝自己、祝福自己、也感謝他人和這個世界。無論我們經歷了什麼,都要相信自己已經做了最好的選擇,感謝自己的努力與付出。

正念、鼓勵課程.png

這篇文章希望獻給和我一樣容易陷入過度努力的你。記住,你的價值並不需要靠不停的努力來證明,你本來就足夠好請停止用“鼓勵”自我折磨,3步驟學會照顧自己|正念課程|一日

我是生活NLP教練Ingrid,歡迎關注我的粉絲專頁,我們下篇文章見 請停止用“鼓勵”自我折磨,3步驟學會照顧自己|正念課程|一日

Ingrid的豐盛人生 (NLP│淺意識│覺察) (2).pn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生活教練Ingrid 的頭像
    生活教練Ingrid

    Ingrid的豐盛人生 (NLP│潛意識│覺察)

    生活教練Ingr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