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A 趨勢講座 】2024 品牌獲利與商業模式指南(Feat TeSA台灣電商顧問 董事長陳顯立)
講座日期:113年1月24日
主辦單位:TeSA臺灣電子商務創業聯誼會
講座議題:
一、過去的一年,很多人用「內捲」來形容產業或市場,從品牌獲利與商業模式上兩位怎麼思考對抗內捲的方法?
二、從品牌獲利與商業模式的角度出發,經營線上社群與實體活動,有沒有相應要注意的事情
三、2024年有無品牌獲利與商業模式切入的機會點與挑戰分別是什麼?
四、可否談談兩位曾經輔導過的個案,調整品牌獲利體質或是商業模式架構產生的轉變
五、從零到一打造品牌獲利、從一到多打造
講師介紹:
Vicky老師現為禾豐品牌顧問公司創辦人,同時也是企業講師/企業顧問。過去13年歷經5家外商公司,並跨足快速消費品產業、醫療產業、手機產業之品牌經理人。
學歷: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MBA/ 主修策略與品牌行銷)
專業經歷:(跨足不同產業不同職位)
三星公司行動事業部
旗艦手機行銷經理
嬌生公司消費品事業部
露得清資深品牌經理&數位行銷經理
重點筆記:
- 買產品不只是價格與規格,還有對於品牌的認同。
- 品牌是從願景還有價值觀出發的,為了這目的而打造人設並穿著適當的衣服,人設決定了,就該始終如一。
- 行銷 : 讓消費者產生錯覺。
- 品牌 : 製造消費者的慣性,例如想吃漢堡就會想到麥當勞。
- 業務 :實現賣出去。
- 業務要盡量鼓勵消費者去比較,但重點是要引導他在你產品的優勢戰場比較
>>引導到自己的戰場,參加別人的遊戲規則,是別人訂的,當遊戲規則對你有利 你被比較的時候就會更突出! - 我們要將優點、缺點轉換成特點,或是將舊模式變成新組合。
- 將產品思維轉換到品牌思維--FAB
F >事實(產品特點、規格)
A>品牌自己宣稱的部分(產品優勢)
B>客戶的情境利益(發想情境與議題)
- 要去了解客戶為什麼買你的產品,而非自己猜想
老師舉例:你吃便當是因為好吃還是因為便宜?
>>都不是,是因為自己肚子餓,說明了我們要能了解市場層次,並以終為始。 - 做學問 要專業,做生意 未必要專業(因為市場也是不專業的,要照著市場走,而不是自己的專業走)
- 商品服務化、服務銷售商品化。
- 保健食品最大的銷售問題不是功效,而是持續性使用的習慣。
- 不要用現在方法解決現在問題,要用未來的方法解決現在問題。
- 永遠有人會抄襲,所以要想的是未來三步怎麼走,而不是看到眼前近景。
- 未來市場趨向:使用權大於擁有權。(租賃的模式、合作的模式)
心得分享:
很榮幸因為加入網路自媒體從業人員工會所以有免費參與優質講座的機會~
今天的講師Vicky老師有13年的外商品牌經驗,成功上市超過七個新品,不僅漂亮有氣質,分析起來更是專業,可以用簡單的話語分享她多年累積的實戰經驗(我馬上被圈粉追蹤老師),顯力顧問也分享好多實戰的顧問經驗,這場講座真的是滿滿乾貨!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關鍵點是---”要去了解客戶為什麼買你的產品,而非自己猜想“,有太多時候我們一直琢磨自己的產品哪裡好哪裡不好,或是過度跟產品談戀愛而看不見缺點,重點還是要回到市場端去,讓市場(消費者)來告訴我們他的購買動機,才是最準確的!
希望今天的分享讓大家有所收穫~也歡迎逛逛其他篇文章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