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分心、緊張、過勞,多工讓你加速疲勞與心累?
專注能助你拋開旁騖,放慢呼吸,全心聚焦在一件事情上,
你將贏回自我,取得工作生活平衡,發揮嶄新的創意,表現亮眼。
作者簡介
朵德.胡特(Dörthe Huth)
透過書籍、講座與訓練課程協助大眾學會放下、橫向思考與重新定義。
心理學、電腦語言學與德國語言學碩士,並完成不同領域的進修課程,包括完型心理學治療、催眠治療以及wingwave-Coaching。作者、講師教練、心理治療師,也是德國作家協會與心理治療暨諮商協會的成員。
重點筆記
一、什麼是專注力
(1)集中在當下,所有思緒全都投注此刻,不需考慮過去或未來。
(2)是直觀的,獨立於周遭或內心 無任何預設立場。
(3)一種珍惜自己的態度,認清自己的需求、合理運用自己的體力,並且知道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標。
(4)一種幫助我們擺脫負擔、不斷探索內在平衡的工具。
二、專注於當下的全面感受
「此刻我正在體驗什麼?」
「我的身體有什麼感受?我怎麼看待當下的情況、圍繞在我身邊的人、還有我自己?」
「我的內心有什麼感受?」
「我現在究竟是清醒還是疲倦?」
「我充滿幹勁,迫不及待大顯身手,還是深感挫敗,想要好好休息?」
「我感到時間緊迫,還是可以慢慢來?」
請認真看待自己的心理或是生理需求,不斷地跟自己的「內在觀察者」合作
三、專注力是生活的藝術:
(1)把自己照顧好,原本就是每個人應負的責任。如果連自己都無法保全,空有想要協助人的熱血心腸也是徒勞。
(2)自我管理就是心無旁鶩掌握自己的態度與方法,這項能力涵蓋:「自我認知、自我負責、自我控制、自我激勵、實際的自我評估」
(3)善待過度刺激的感官,我們常耗費大把時間關注心靈,卻忽略了和身體接觸→及早正視身體發出的訊號。
(4)讓神經系統輪流休息:練習有意識地將注意力集中在某個特定的感官刺激(視、聽、味、觸、嗅),有助深化感官體驗
四、發現平靜
(1)不加以評價的原則:人習慣使用二分法思考,雖然可迅速有效下判斷,卻會忽略現實生活中的細微差異,所以你要做的只有「認清自已的想法」,但不要加以評價甚至為此掙扎,例如與其想著:「主管一定會自顧自地講個不停,讓整場會議無法順利進行。」你只需要意識到:「瑪雅女士正在說話。」
(2)想法跟情緒總是來了又去,我們只需接受事物本來應有的樣貌
(3)請在「外在要求」與「內在資源」之間建立平衡,每結束一個高度活躍的階段,就應該想辦法再次讓自己恢復精神。
讀後心得
這本書輕薄短小,我大約花30分鐘就閱讀完畢了,但內容處處重點,值得反覆閱讀!
有一句話完全打中我...「身體絕對需要休息,沒有人可以不眠不休的工作」Ingrid有時工作一忙起來,往往會自不量力的以為自己是超人....
連續工作好幾個禮拜,好不容易放鬆時卻生病的經驗至今已發生不止一次了
認真忙起來時,真的連休息一分鐘都覺得奢侈....(大家有沒有過這種經驗?明明好像才剛進辦公室,怎麼忙一下就到午餐時間了......)
但久坐跟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都很傷身體,務必至少一小時要站起來走動一下!
如同書中所說「一旦需求獲得滿足,體力自然會恢復,那怕只是休息2分鐘也好,絕對都會有很大的幫助!」是啊!明明只要休息一分鐘也好,為什麼覺得好奢侈呢...
→已經被醫生叮嚀很多次了 (我會努力做到的....大家也一起加油吧!)
我好喜歡書中的一句話「幸福就如同一尾彩蝶,你追著牠跑,牠就不斷從你眼前逃脫;一但你坐下來,牠反而會停在你的肩膀上。」
Ingrid要運用專注力時刻活在當下,並好好察覺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事情~
TAZZE購買連結專注力(Take A Break 30分鐘高效能 (此網站可選新書或二手書~~)
博客來購買連結專注力(Take A Break 30分鐘高效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