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某天的夜晚,你接到知己小美的電話,她跟你訴苦:「他果然是負心漢,我就知道他不夠愛我,他狠狠傷了我的心,果然全天下的男人都不是好東西,我這輩子都不可能會幸福了。」說完後嚎啕大哭,哭得無法自拔,你陪他罵這個負心的男生,你們去酒吧喝個不醉不歸,瘋狂宣洩後小美看起來心情似乎好了很多,但是第二天、第三天,一個禮拜過去了,她還是困在痛苦中無法自拔,身為朋友的你,除了一同宣洩與陪伴安慰之外,還可以做些什麼呢?

或許你可以適時的運用後設的技巧,讓小美可以看見一些可能被她忽略或是扭曲的事情,因為唯有看清自己真實的現狀與位置,才能更好的想出解決辦法,不是嗎?

 

刪減、扭曲、一般化:常見句型與提問參考


圖片來源:https://photo-ac.com/tw/photo/1826424/ai-26

後設模式是1975年,NLP創始人John Grinder Robert Diltz模仿一些有效率的心理諮商師的結果,原先只是用來當作治療情境中辨識和回應對談的工具,這項模式也可以被我們運用在生活中,幫助我們找到表象語言背後的深層意義。

一、刪減:

 

二、扭曲:

 

三、一般化:

實際演練

接下來請重新看一次開頭的故事,小美的話語中可能含有哪些限制呢?假設你是小美的知己,在小美情緒稍微平穩後,你又可以如何回應呢?

請務必親自練習過一次,更能加深記憶!

(小提示)

  1. 他果然是負心漢 (刪減中的判斷)
  2. 我就知道他不夠愛我 (扭曲中的讀心)
  3. 他狠狠傷了我的心 (扭曲中的因果關係)
  4. 果然全天下的男人都不是好東西 (一般化的概括性字詞)
  5. 我這輩子都不可能會幸福了 (一般化的可能性用語)

延伸閱讀:語言拆解與還原-你真的懂我在說什麼嗎? (上)

我是Ingrid - 你的NLP生活教練

arrow
arrow

    生活教練Ingri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